想要开花店?助你事半功倍,打造美丽花礼!
花材养护——花材整理
花材整理,是确保花材品质和延长保鲜期的关键环节。从花材到店的那一刻起,就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工作。规范的剪茎、打刺、剪叉和去叶操作,保证花材的直挺,能有效减少花材损伤;避免细菌感染,从而延长寿命降低损耗;可集中养分供给主花,提升花材的观赏价值。花材若未及时打刺,茎秆表皮破损后,吸水能力普遍会下降40%以上。另外,从商业角度看,花材质量直接关联产品溢价能力,经过专业处理的标准化花材更能支撑高端花礼的定价体系。
花材整理的工程,要注意工具使用前、使用后的清洁消毒,也要注意避免被锋利的器具或者花材的枝杈划伤。所有操作要在阴凉处进行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花材快速失水。
为了最大化花枝的吸水面积,也减小底部与容器底部的接触,花艺师会使用锋利的专用花艺剪刀剪茎。以45度斜角切断茎秆底部,切口要做到平整无压痕。根据花枝的实际情况,如果是严重脱水的,一般底部导管已经堵塞坏死,变黄发黑甚至萎蔫腐烂,就需要剪去3至5厘米,确保露出鲜白或嫩绿的截面,才能正常吸水;如果是水分饱满的状况下,一般底部除了稍微变黄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,为了防止导管被水中形成的生物膜堵塞,还是需要剪去1厘米左右;如果花枝折断,要从断口处开始测量。木质花枝如绣球、木本蔷薇需采用十字剪法在斜切口基础上再纵劈1-2厘米,并去除茎秆中堵塞的纤维。花材剪茎后要立即插入含有保鲜剂的水中,避免空气进入导管形成气栓。
为了保护双手,用花时不刮伤其他花材,花艺师会使用打刺钳、打刺宝对月季、玫瑰等带刺花材打刺。沿茎秆生长方向自上而下45度角斜推。既要彻底去除刺座,又要避免划伤茎秆表皮。
为了取用花时不刮带其他花材,还有去掉花枝中不需要的枝叉,花艺师会使用锋利的专用花艺剪刀剪叉。沿茎秆生长方向自上而下剪去所有不用枝叉。既要彻底去除枝叉,又要避免撕扯损伤茎秆表皮。
为了花头部分水分和营养的充足,还有减少病虫害的风险,防止腐烂滋生细菌,只保留花枝上维持美观和功能性的叶片,花艺师会去除其他不续要的叶片。花材,大型叶片可保留水面之上3至4片新鲜健康叶片,小型叶片只需要保留花头附近1至2片新鲜健康叶片。叶材和果实类花材,只保留水面之上的叶片。
新到货花材需在隔离醒花观察,确认无病虫害后再入库。每周对存储区消毒,换水必须清洁消毒花桶。所有处理过程需佩戴无菌手套,工具使用前、使用后都要清洁消毒,避免人为传播病。
每日都应该全面检查库存花材。检查花头,是否萎蔫、开炸了、出现黄斑,轻微晃动判断是否出现内部霉变。多头花材,小花苞是否紧实。百合花药是否开裂,及时摘除避免花粉污染花瓣。红掌类佛焰苞基部是否积水,防止根腐病扩散。检查养花水,是否清澈。检查花径,用拇指轻刮表层,若出现褐色纤维或黏滑感,表明已发生细菌性腐烂,需立即修剪并更换保鲜液。检查叶片,看叶背有无虫卵、看叶缘有无病斑、看叶脉有无脱水。月季、绣球的叶片是否出现水渍状斑点。只要出现问题,立刻分离处理,避免停留导致交叉感染。从商业运营结合鲜切花的花期长短,初期症状,可以物理隔离救治,症状中后期,直接销毁。如果出现大批量感染,必须联系专业机构进行高温灭活处理,严禁随意丢弃防止交叉感染。同时要检测水质等环境因素,找到问题原因。
检查频率应随环境调整,室温越高,细菌繁殖越快,为了花材和接触人群的健康,巡查次数就得适当增加。室温4至8摄氏度,一日一次即可;16至20摄氏度,一日两次尚可;25至30摄氏度,每4小时至少巡查一次;36摄氏度以上,最好不要养花了。
系统化的花材整理,从根本上减少问题的发生,不仅有助于保持花材的最佳状态,还能提升顾客满意度,为店铺赢得良好口碑。因此,掌握并实践这些技巧,是鲜花礼品店经营中,提高溢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